近日,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李玲教授在《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if=5.714,中科院2区)发表题目为“baicalein inhibits the polarization of microglia/macrophages to the m1 phenotype by targeting stat1 in eae mice”的研究论文(2022,109373,https://doi.org/10.1016/j.intimp.2022.109373)。特种医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马肖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爽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李玲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h416)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1754)的资助。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受累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致残率极高,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无治愈ms的药物,因此对ms进行深入探究、寻找有效干预药物至关重要。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eae)与ms具有相似的免疫病理改变,是目前公认的研究ms的理想动物模型。黄芩素(5,6,7-trihydroxyflavone, c15h10o5, bai),一种从中药黄芩根中分离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减轻炎症、氧化损伤,保护神经元等功效。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进展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揭示了stat1在m1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并强调上调p-stat1可促进m1分化。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表明,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可能通过靶向stat1来调节促炎信号通路,其中包括黄芩素。因此,本研究首先探讨bai能否减轻mog35-55诱导的eae小鼠脊髓脱髓鞘和炎症反应,进而探讨bai抑制stat1活化从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结果表明,bai治疗延缓了eae的发病,减轻了临床症状、脱髓鞘和炎性细胞浸润。同时,bai抑制体内外m1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显著减少m1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stat1的激活。进一步研究显示,bai具有与stat1的sh2结构域结合的能力,在炎症刺激时,黄芩素与p-stat1共定位于胞浆,而不是转移到胞核。该研究为黄芩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